首页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政策资讯
创业讲堂
创业团队
创业故事
媒体报道
下载专区
农大主页

巍巍高山绿荫,浓浓支教情

发布时间: 2016-04-09


稻草人支教团是山东农业大学的一支学生队伍,每年都会组织本校学生奔赴贵州、甘肃等贫困山区开展支教活动,并组织募捐活动,山区宣讲活动。稻草人一直坚守着“大爱笃行,为爱行走”的宗旨,脚踏实地传播爱心与希望,不求能够改变世界,但是从未止步,我们一直在努力,像稻草人一样,坚定的守护着山村稻田旁的孩子们。

1、严格选拔,保证志愿者质量

4月份,稻草人支教团的老志愿者开始组织今年的暑假支教,得到广大同学们的积极响应,100多人报名支教团。期间,老志愿者出钱出力、任劳任怨、尽心尽职,力量拧成一股绳。体能训练期间,他们悉心向志愿者们介绍支教地的情况,认真指导他们的教案,和志愿者一起进行体能训练,充分保证了志愿者的质量。志愿者认真准备教案,积极参加训练,并通过了长达三个月的层层考核,包括笔试、面试、课程试讲、体能训练、最终面试、三次阳光拉练等,有27位志愿者留到最后。

2、济宁义卖,筹集7000元善款

531号,稻草人支教团联合济宁义工联盟在济宁文化广场为山区留守儿童举行义卖活动,稻草人支教团四位志愿者参与了活动。我们在活动中认识了一帧时空电影工作室的孙冉姐,冉姐后来随团去贵州跟拍了整个支教过程,并制作了纪录片。

义工中有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孩子,其他义工都称他妈妈为“龙马”,他应该就叫“龙”吧!我第一眼看到龙的感觉是,他行吗?募捐工作本身就很紧张,还要分神照顾他。这个孩子天生残疾,头是歪着的,肩膀一高一矮,走路也走不稳,而且完全听不懂他咿咿呀呀在说什么,不过他倒是很有精神,穿着也很干净。他抱着一个小的募捐箱在广场上看见有行人就很兴奋地快步“扑”过去,他走路一拐一拐的,还走的那么快,特别担心他下一步会摔倒,走到行人面前递给人家宣传单看,咿咿呀呀地介绍。看着他的背影,心灵震颤非常,他这样的身体还在努力的帮助别人,怎能不令人感慨。

3、东湖义演,扬社会主义公益心

527号在泰安市东湖公园成功的举办了“大爱笃行,筑梦德江”的大型慈善义演,取得了泰安市民的大力支持,获得了良好的成效。特别感谢苏宁电器的支持,作为一个商家却没有要求什么商业宣传;也特别感谢体艺学院的学姐学长们用专业水准的节目撑起了整场演出。值得庆贺的是今年稻草人第一次登上齐鲁晚报的头条。当然组织义演并不会一帆风顺,经过了多方面的协调,最难的是拿到东湖公园的场地,那天给我印象很深,电话不断的拨出和接听。下午五点多疲惫不堪地回到学校,夕阳西下,经过小树林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温软的空气,我只想时间静止在这一刻,永远不要进行了,因为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了,那一刻,我觉得象牙塔真好,真想一辈子都只在校园里。那几天一直很低迷,晚会前一天我去看东湖公园的场地,手拉手公益的鞠姐过来帮我,鞠姐做公益已经六七年了,是公益界的大咖,我向她抱怨我受到的种种委屈,鞠姐平静的听完,也讲起了自己的经历,她说:“当时我们申请公益组织的时候,有时一天得往民政局跑好几趟,这盖一个章那盖一个章,折腾了几个月才批下来…”鞠姐说这些并不是在用一种抱怨的语气,而是每一个字都蕴含无限的能量,让人听后满血复活。可能不亲身体验不知道,一个坚持做那么多年公益的人承受了多少,他们又拥有多大的能量。

4、艰辛旅程,我们勇敢的启程

713号,全队一共32人,在本部青年广场集合,先前募捐的两万余元善款买了700个水杯和350个书包,水杯邮寄到贵州,而书包太重,邮费高达1000多元,本着用好每一分善款的原则,所以全队每人都拎着两个大塑料袋包裹着的书包,很吃力,手勒的生疼。记得很清楚,从本部到火车站的短暂距离,顶着炎炎烈日,我们整整走了一个多小时,队友们高大的身体仿佛背着行李压得不像样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到贵阳,连夜又转火车到遵义,在遵义冒雨把行李从火车站搬到了汽车站,两天两夜马不停蹄,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清楚,看z着队员们一张张疲惫的面孔,熟睡时的沧桑,顿时我的心里莫名的感触用上来,第三天的傍晚终于赶赴贵州省德江县杨河完小和黄坝完小

 

5、那山、那水、那人

支教中,我们共设语、数、英、美术手工、音乐、中华上下五千年、百科、体育八门课程。期间开展了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两次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善款买的水杯和书包也都分发给杨河、露青、合朋、黄坝等等稻草人曾经支教过的学校,看到孩子们拿着水杯当作宝贝一样,真的是莫名的辛酸,那只是6块钱买的一个水杯,并不是什么宝贝。志愿者利用周末和下午放学的时间对孩子进行家访,深入了解自己班里的孩子。在和当地老师交流后,决定为孩子们再开展一次募捐,因为有的孩子冬天只穿单衣,连袜子都没有。本想只是在小范围内发起,没想到,倡议书发出后竟有那么多的爱心团体和好心人参与,他们积极捐钱捐物,共寄来了两吨多的物资,物资运到学校后,志愿者连夜悉心整理,尽可能的满足了孩子们的需要。

当周末放假时,老有家远的学生不想回家,说是要走三个小时的山路,起初也并没太在意,只觉得三小时 对于孩子来说,说说笑笑就到家了。后来家访,校长用摩托带着我,去了最远的学生家里,杜姓的许多孩子都住在那里。我才知道 学生回家的三小时是什么概念,上学对于住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真的不容易。那个村子只能摩托车开过去,摩托车最后还只能停在村子外面,一户户人家的房屋依山而建。由于山路不好走,每到陡坡,校长总让我下车,期间,数不清下了多少回;好走的盘山公路上,偶尔能见到山体滑坡的碎石,不知什么时候滚落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被清理。山里的农业还是原始的牛耕,一切都需要人力,见到过20平方的一块地,孤零零的在半山腰上种着山萝卜(白薯)。然而,老师去家访,家长总会拿出家里最好的来招待,米豆腐、腊肉、绿豆粉、米酒,盛情难却,放到嘴里总咽不下去,实在受不起。当地的教办、镇政府、村委都特意来看望我们,县教育局和县团委也十分支持我们的支教活动。

“单亲家庭”的比例要比山东这边高的多,家里孩子也多,普遍三四个,多的竟有七个。校长皱着眉头说,有的孩子到六年级就莫名的退学了。一对学前班的姐妹常来学校玩,家里只有八十多岁的奶奶,实在不敢想她们的未来,她们还太小。这种不幸的家庭太多了。

学校宿舍是一所青砖的老房子,一楼的宿舍总有霉味,那天在比较好的宿舍里发现了一只硕大的蜈蚣,目测有十二三公分,学生都说这种蜈蚣有毒,天不怕,地不怕,被它咬了,鸡一叫就会疼。学校也没有洗澡的条件,许多学生手上都起了水痘,有的还化脓,村里的医疗也达不到条件,家长卫生意识很薄弱。上一年支教时,发生的一件事,仍心有余悸。大概支教到第二个星期的时候,一只疯狗跑到学校里咬伤了一个学生,下午我关于狂犬病开了一个主题班会,晚上的时候,我们班的另一位班主任告诉我,“你讲到疯狗肉不能吃的时候,我就感觉卢小燕的表情不大对,后来我一问她,她哗的就哭了,那只疯狗跑到街上被人打死后被他爷爷拿回家了,然后我赶紧跟她一块回家跟她爷爷解释疯狗肉不能吃,解释了很长时间他爷爷才不情愿的答应把疯狗埋掉,爷爷是在以自己的经验判断吃疯狗肉没问题,老人的观念是很难改变的”。

这里的学生往往都很坚强,五年级有一位学生,小姑娘穿的干干净净,成绩也不错,有一次送她回家,才知道她是留守儿童,爸妈一年才能回来一次,只有七十多岁的爷爷在家照顾他,爷爷年纪大了,做饭不好吃,小姑娘一日三餐就自己做,熏得乌黑的小厨房里,小小的灶台小小的锅。还要照顾读三年级的弟弟,家里还有羊、牛等一些牲口,傍晚放学回家,除了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用外,还要帮着爷爷干家务,饲养牲畜等等一些劳累的体力活,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坚强、懂事的孩子,试想,在我们的童年何曾需要做这些苦累活,甚至连简单的家务都不需要伸手,生活在安逸中的我们何曾一直都在奢侈中度过。

 6、日记一·受伤的小女孩

 

这个世界上最真挚的感情莫过于感动,最震撼的品质莫过于坚强。那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女孩,下课时不小心把额头碰伤了,大约1厘米宽的裂口,很深,血溢出很快,当我看到时,她的脸上已经尽是血迹,当时我的心颤了一下,但是她却说不疼。我着急的背着她送到医务室,可是医生不在,只好硬着头皮跟当地人沟通,语言沟通上的障碍着实让人困扰,我们只能靠着听懂的支言片语去找另一个诊所,她的额头一直在流血,我紧紧的抓着她的手,心里却在颤抖,那一刻我真的体会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含义了,我的心甚至比她还要痛。一番曲折后,终于到了一个老爷爷开的诊所,瞬间就震惊了,仔细打量那个老爷爷,60多岁的样子,双手都在颤抖,视力早已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整个诊所也不过几平米,我真的对他的医术倍感怀疑,完全没有勇气把孩子交给他治疗。但没办法,医院离这里太远,孩子的伤等不了,再加上刚下过雨使本就崎岖不平的山路更寸步难行,我们与家长、医生的一番交谈后,还是决定让老医生一试,就在我心跳更加剧烈之时,老医生说了一句更加令我震惊的话:“要不要用麻醉剂?”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完全吓懵了。对于一个年仅十岁的小女孩来说,缝针怎么能不用麻醉剂呢?医生说用麻醉剂会留疤,对一个女孩子来说不太好,而她竟然点头答应了。是啊,我比他们也大不了几岁,知道脸上那么大的疤痕意味着什么,这只会给她带来挥之不去的阴霾与自卑......我就握着她的右手,蕾哥牵着她的左手,妈妈抱着她,就这样开始了。

我无法想象这样的场面,一双颤抖的手,并不能保证一下子把针从肌肤中穿透,甚至是穿透之后还要重新去调整血淋淋的线,我是无法体会到那种痛的,但孩子却一声不吭,或许那种痛已经让她没有了哭的力气,但我分明能感觉到自己的手被死死的抓住,这一切对一个年仅10岁的小女孩来讲是不是太不公平了!但没办法,出生在贫穷、交通阻塞条件,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让我不禁留下了惋惜的泪水。凭良心讲,别说不打麻醉剂,就算是打了麻醉剂,这种痛我也是绝对忍受不了的,而她,却可以咬牙坚持。我问她疼不疼,她笑着对我说:老师,有你陪着,我不疼。听完她的话,我竟有些内疚,才不过一周多的时间,她就如此相信我,那我能做到的就是永远记住她的名字:黄芳芳。一个平凡普通的女生,自那一刻起,就像一颗恒星一样留在了我的记忆中,芳芳,感谢你的坚强,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我内心的一股力量,让我勇于面对前路的荆棘!我相信不仅是我,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身临其境都不免为之震惊,但是与其说震惊,倒不如说是感动,感动了自己,感动了你我,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2015723

 

  7、日记二·募捐棉衣,为孩子选衣服

  201581号。我们在支教的过程中,通过校方得知孩子们冬天很多都没有像样的棉衣、棉裤穿,很多孩子在寒冷的大冬天还穿着一双薄薄的小单鞋攀爬着山路去上学,即便时间久了,鞋子经不起山路的严重磨损,已经破碎,他们也没有办法,依然要穿着破旧的鞋子去上学。听到这,我们都感概不已,甚是内疚,于是就在我们快要结束的前一周发起了网上的棉衣、冬鞋募捐活动。时间很紧,本以为只是尽力而为,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让我们喜出望外,最后共收到物资2吨多。社会的爱心人还是很多的,我们能感觉到力量、感觉到温暖。

就在梳理衣物的那天晚上更为感动的事情出现了,虽然大家对于班里某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很抱怨,很生气,可是大家心里面还是很爱孩子们的。那天晚上记得很清楚,傍晚5点放学,有8个人去送孩子回家顺便了解孩子们家里的情况,直到晚上8点多才回到了学校,大家没有着急吃晚饭,摊开了收到的物资,开始为自己班里的孩子疯狂的挑选合适的衣服,看完一件接一件,直到大小、颜色、衣裤搭配都符合才满意,或许自己买衣服的时候都没有这么认真仔细过。我们真正的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关心关爱。那天晚上,大家挑选到了晚上12点才睡,然而大家并不觉着很累,即使没吃晚饭、第二天早上还要6点起床,继续准备明天的课程。

                                                            2015810

爱心接力,真情传递

我们回校后,持续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建立了公益组织与贫困山区的联系,义工为支教地送去了价值两万余元的冬鞋和资助30余名贫困生的善款。

责任编辑:孙霄

 

 

 

 

 

 

 

 

 

 

 

 

 


 





友情链接



农大主页     教育部     创业邦     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山农创新创业汇QQ




山农创新创业汇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