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各界校友的基本情况
在本次“四访活动”中,学院团委书记朱震宁和团委老师杨青青到青岛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我院优秀毕业生梁静、韩奎等当前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为奋斗在基层一线工作岗位上的校友们带去母校的问候,鼓励青年校友热爱工作,追求卓越,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他们还深入了解毕业生的发展状况,征集校友对母校发展及学生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记录下优秀校友的“成长故事”,作为生动的学生教育素材,激励在校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通过与优秀校友探讨交流,我们为优秀校友自我奋斗、坚毅不拔的风采所感染,同时也为进一步做好育人工作汲取了宝贵的经验。
读懂社会期待,汲取智慧力量。对学校而言,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实不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措施得不得力,思政教育工作是否扎实推进,社会看的最清楚、最有发言权。所以,在“四访”活动中,我们就扎下去具体感知“群众”内心的想法,躬身聆听“群众”直接的诉求,认真记录“群众”的意见建议,真正的读懂、读透、读实“群众”的期待。把“群众”的呼声当做第一信号,把“群众”的要求当做努力方向,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就真正的落到了实处,我们就能真正的汲取群众的智慧与力量。
俯下身子“四访”,提高工作艺术。思政工作既要顶天又要立地,只有通过“四访”接地气,思政工作才会有底气。通过本次四访工作,我院认识到辅导员工作不仅仅是只围绕着学生工作展开,不单单局限于办公室的事务性工作,而应走出办公室、走出学校,走进基层、走进家长、走近单位、走近中学、走近校友。只有俯下身子去“四访”调研,我们才能了解到社会放映出来的真实信息,才能真正聆听到社会对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才能找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做大学生思政工作才能胸有成竹,与学生沟通交流才能出口成章,工作措施才能切中要点、扎实有力。
搭建交流平台,形成教育合力。“四访”活动的开展,拉近了辅导员与社会各界的距离,使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与家长、用人单位、中学、校友实现全面的沟通交流。通过“四访”,可以向学生家长真实的传递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生活表现,解释“四位一体”的思政教育工作模式、专业就业情况等。也可以了解中学和用人单位对大学教育的需求,及时调整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经管学院通过本次“四访”工作汲取到宝贵经验,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会进一步扎扎实实践行群众路线,使得学院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