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第五届 经典诵读大赛活动方案 |
发布时间: 2013-11-06 访问次数: 97 |
山东农业大学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第五届 经典诵读大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落实文化强校名校建设要求,加强大学学术文化的主导作用,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引导青年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特举办第五届经典诵读大赛。 二、活动名称:山东农业大学第五届经典诵读大赛 三、活动主题: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 四、活动主办:学工委 学工处 教务处 校团委 五、活动承办:文法学院 六、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同时也欢迎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指导。 七、活动时间 1、报名时间:2013年11月1日-11月11日; 2、初赛时间:南校区:2013年11月15日-16日; 本部和东校区:2013年11月16日; 3、复试时间:2013年11月20日17:00 3、决赛时间:2013年11月29日19:00。 八、活动地点 1、报名地点:本部宣传点、南校区宣传点和东校宣传点 2、初赛地点:(1)南校区初赛在南校区综合楼教室进行 (2)本部和东校区预赛统一在东校教学楼进行 3、决赛地点:南校区第一学术报告厅 九、比赛流程 (一)报名 1、各学院推荐2名以上参赛选手,在11月11日前以电子版的形式发至wfxsh@sdau.edu.cn。 联系人:赵昀斐:18763809867 陈奥:18763809192 2、宣传点报名 在北校区、南校区、东校区宣传点现场报名。报名请留下姓名、学院、联系方式。 注:具体活动方案见邮箱:wfjingdiansongdu@126.com。 密码:8242834。 (二)活动宣传 各校区宣传时间安排: 南校区:11月1日至11月6日 (2、3日不进行宣传) 东校区:11月7日至11月9日 北校区:11月 9日至11月 11日 在三个校区面向全校在校学生进行宣传及报名。 1、制作海报、展板并通过电子大屏幕等多媒体形式,宣传整个比赛流程,吸引在校生积极参加并报名。 2、将通过向各学院发送邀请函的方式邀请各院优秀同学参加比赛。 3、后期宣传:比赛结果将以展板、海报、电子大屏幕、校广播站、新闻网等多种形式公布,并在文法学院主页发布新闻稿;录制、制作比赛全程视频,供人人、QQ分享并发布于我校“南来的风”网站及东校区“荷塘月色”网站。 (三)初赛 1、在前期报名的基础上,进行统计整理,将初赛分为两赛区,南校区初赛(南校区进行)及北、东校区赛区(统一在东校进行)。通过初赛,选拔出高质量、高水平的选手进入决赛; 2、比赛流程: 分为两部分 (1)个人介绍(1分钟,10分); (2)作品朗诵(自选篇目,3分钟,30分); 3、评委:相关专业人员。 4、评选标准: 个人形象气质,普通话标准,语言流畅,感情丰富,作品处理完整度。 (四)复审 根据本部、南校、东校三个校区的选手在初赛的表现,选出进入到复审的选手,三个校区的选手统一于南校进行复审。从中选拔出表现优异的选手最终参加决赛。 (五)决赛 1、前期准备: (1)进入决赛的选手,随机抽取序号,决定自己所表演的篇章。 (2)编写四个篇章的开篇语,邀请广播站的同学录制每一篇章开始的画外音。 (3)为老师诵读环节制作PPT(共4份),并对全部选手的参赛背景进行统一剪辑。(初定) 2、形式: 决赛以篇章的形式呈现,共分为四个篇章,每篇章有一名老师和三名参赛选手的表演组成。在每章开头加入背景PPT和画外配音,对篇章进行点题说明。 3、篇目要求: (1)朗诵篇目在经典篇目范围内,自选稿件必须与所抽篇章主题相符合,文体形式不限,古今中华经典诗文和各地富有人文特色的名人名作皆可。 (2)具体篇章诠释: 古道热肠·觅知己:该环节所选诗歌内容为对人间情的歌颂,可包括爱情、亲情、友情等。 玉水明沙·步花间:该环节所选诗歌内容为对自然万物的描写,可包括四季、名山大川等。 素时锦年·惜风华:该环节所选诗歌内容为对青春的赞颂,可包括似水流年的感叹,意气凌霄正少年的感慨等。 万山红遍·忆峥嵘:该环节所选诗歌内容为对党的爱与讴歌。 4、具体流程 (1)主持人开场主持词,对到场嘉宾及评委进行介绍,并说明大赛规则及评分细则。 (2)进入第一篇章:诉衷情·大爱 第一项:以PPT形式播放开篇语。 第二项:老师上台朗诵该篇章经典代表作品。 第三项:抽到该篇章的选手按序号依次上台,进行朗诵展示,时间不超过5分钟。 第四项:评委打分,礼仪报分。 (3)依次进入第二第三第四篇章(流程如上) (4)嘉宾点评。 (5)颁奖环节。 十、诵读篇目 内容符合四大篇章主题的古今中华经典诗文和各地富有人文特色的名人名作;可参考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 十一、奖项设置 大赛将决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学工委 学工处 教务处 校团委 文 法 学 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