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暖 寒 冬 |
发布时间: 2016-04-09 访问次数: 195 |
我叫卜寒,1998年1月出生,2015年考入山东农业大学,现为资源与环境学院2015级环境工程专业学生。 初中的时候,我报名参加了泰安市青年志愿者协会。2009年12月26日,我参加了团市委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暖阳行动”----捐助岱岳区祝阳镇5个贫困孩子。记得那天特别冷,气温零下10多度,我和20多位志愿者叔叔阿姨们一起来到祝阳镇的一个小村庄,看望那里的贫困学生。这5位学生家境清贫,有的父母去世,有的是留守儿童,大多和爷爷奶奶或亲戚生活在一起。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些孩子的生活状况,我感到很震惊:有个男孩身上紧紧裹着破旧的棉衣,袖子外面露着一截胳膊;有个小女孩两手都冻裂了,10个手指头冻得像是胡萝卜;还有个叫刘雪的小女孩,坐在院子里写作业,冻得小脸通红,一边写一边跺脚,写上几个字,就把手放在嘴边呵口气暖暖手。我问她怎么不在屋里写作业。她说:“家里没生炉子,屋里屋外都一样,在院子里还不用开灯呢。”听到这里,一阵心酸涌上我心头。看望过程中,我把自己带来的棉衣、羽绒服和500元压岁钱捐给了这些孩子们。临出村时,一个小女孩拉着我的手,不舍地问我:“姐姐姐姐,你什么时间还来看我?”我默默摘下自己的手套给她带上,告诉她要好好学习,我会再来看她。 这次活动对我触动很大,我的脑海时时浮现那个小脸冻得通红,坐在院子里写作业的小女孩,和孩子们长满冻疮的双手。想到我穿着暖和的羽绒服,喝着热茶,坐在有暖气的家里学习,再看着这些差不多和我同龄的孩子,心里真是说不出的心疼。也是从那次爱心活动之后,我开始思考如何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从2009年开始,我积极参加爱心捐助和社会公益活动,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那些贫困学生、留守儿童。 2009年5月,我为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项目——5.12灾区学生六一关爱行动捐赠善款100元。1009年6月21日,我在《齐鲁晚报》上了解到“捐出一本书,送出一份爱,为贫困中小学送书活动的倡议”后,整理好自己看过的儿童读物类书籍共计123册并捐出。6月23日,我作为志愿者参加了《齐鲁晚报》为岱岳区石墙小学的捐书仪式,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当我将一本《安徒生童话》送给一位叫高慧的小朋友时,她紧紧抱着书时的欣喜;孩子们收到书时的掌声和欢呼,看到书时渴望的眼神和开心的笑脸,更是成为我坚持爱心公益最重要的动力。 2010年6月,我在《泰山晨刊》上了解到8岁的白血病儿童吴硕的病情,为了鼓励他战胜病魔、早日康复,我特意为他买了很多漫画书,6月21日,我和妈妈来到吴硕的病房,探望接受治疗中的他,鼓励他积极配合治疗,祝他早日恢复健康。临走时,我留下自己平时攒下的200元压岁钱,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到他。 2012年9月,我为省庄镇羊楼小学爱心图书室捐书99册,我平时很喜欢看书,这些书都是我认真看过后整理捐赠的,希望这些图书能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真正对他们的成长有所帮助。 2015年2月,我在《泰山晚报》上看到祝阳镇贫困学生赵迎鑫的故事,她的父母由于患有疾病,没有劳动收入来源,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但她却没有放弃自己,仍然坚持学业。我被她的顽强和坚韧打动,向她捐出我平常积攒的零花钱500元。公益不只是让我学会奉献爱心,也让我一次又一次被这些美好的品质感动,使我学会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2015年9月,我在岱道庵小学的网站上看到,学校为方便孩子们读书学习建立了图书室,我购买了200多本儿童书籍、百科丛书捐赠给岱道庵小学图书室。我希望书籍成为陪伴启迪他们的良师益友,让他们在书籍的海洋中快乐成长。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祝阳镇小村庄里的那个小女孩,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场景反而越来越清晰。在后来的日子里,我逐渐了解到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公众人物捐赠财产做慈善活动的事迹。于是我萌生了一个愿望,我也要设立一个自己的慈善爱心基金,将自己平时的零花钱、压岁钱攒下来用于公益活动,虽然我没有那么多钱,但我还是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身边的贫困孩子做点事。 2015年4月,我被泰安团市委和青年志愿者协会评为“泰安市优秀志愿者”,这对我是鼓励,更是鞭策,我决定将爱心继续进行下去。2015年9月,我考入山东农业大学,姥姥奶奶给我发了红包,加上我平时积攒的压岁钱、零花钱,还有我暑假卖书挣的钱,我准备启动自己的第一个爱心项目——“温暖寒冬”。在这个项目里,我计划每年向泰安市(县)的贫困中小学生捐赠羽绒服,让贫困孩子们的冬天不再寒冷,希望孩子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2015年11月,“温暖寒冬”项目正式启动。29日,冬雪初霁,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宁阳县华丰镇爵山中心小学,将30件崭新的羽绒服送到了贫困学生、留守学生等困难孩子的手中。这些孩子,有的家庭多生变故、经济困难,有的长期留守,还有的是孤儿……看到孩子们穿上羽绒服时露出的一张张笑脸,我也跟他们一样感到开心。 2015年12月17日,我收到来自爵山中心小学同学们寄来的感谢信,一位叫郝通的小朋友在信中说,他从小离开妈妈,爸爸在去年夏天离世,跟着80岁的奶奶一起生活,从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一位叫李芬的同学在信中说:“卜寒姐姐,你送给我们的羽绒服穿在身上暖暖的,我从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我将来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像你一样有爱心的人。”看到这一封封温暖的来信,我感到幸福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公益爱心之路。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加入到“温暖寒冬”活动中来。对那些贫困乡村的孩子们来说,一件暖和的棉衣,一本童话故事,就会带给他们很多的欣喜和快乐。翻翻衣橱和行李箱,看看有没有自己不穿的旧棉衣,或许你穿过几次就再也没穿过;或许你觉得它不够时尚,留着占地方,扔了又可惜。一件旧棉衣对你或许没什么价值,但是在需要它的人那里,却可以陪伴他们度过一个寒冬。又或许有一本书曾经打动过你,带给你快乐,点燃你的梦想,照亮你的生命,我们可以与他们一起分享曾经拥有的阅读快乐,为他们的冬季增添一缕温暖的阳光。 同学们,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让贫困孩子们的冬天不再寒冷!让我们一起帮助他们温暖寒冬! 附表:
|